含胶双壁热缩管技术规范
1、范围
本标准规定适用于含胶双壁热缩管的技术要求、检验规则、标志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。
2、技术要求
2.1外观
热缩管表面应清洁,无水痕、油渍,光滑,无肉眼可见的气孔和龟裂。
2.2尺寸
热缩管的收缩前内径应不小于标称收缩前内径,长度应不小于标称长度的95%,收缩后内径应不大于标称收缩后内径。
2.3技术性能
3.3.1 纵向变化率
热缩管的纵向变化率应不大于±10%。
3.3.2 径向收缩率
热缩管的径向收缩率应不小于50%。
3.3.3 壁厚不均匀度
热缩管的壁厚不均匀度应不大于30%。
2.4 温度范围
最低起始收缩温度70℃;
最低完全收缩温度120℃;
连续使用温度:-45℃~125℃;
内胶层熔化温度:70℃-100℃;
2.5功能特点
3.5.1含胶热缩管又称含胶双壁管,为双层结构。其外层(外壁)为柔软阻燃的交联聚乙烯材料,起到绝缘、阻燃、防腐、耐磨等作用;内层(内壁)为热熔胶,具有低熔点、高粘接性等特点,起到密封、防水、缓冲机械应变等作用。通过UL认证,符合RoHS环保标准。
3.5.2耐压等级:600V,安全认证:125℃ VW-1 600V。
3.5.3收缩速度:极快。
3.5.4热缩倍率:3:1、4:1。
3.5.5使用方便,用喷枪、热风枪等加热即可收缩。
3.5.6颜色:红、黄、绿、黑四色。
2.6性能指标
3、产品规格
规格表 (单位:mm)
4、标志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
5.1标志
在产品外表面应有表示产品的标志以及制造商名称和商标,在产品外包装上至少应有产品名称、型号规格、商标或制造商名称和地址、制造日期,外包装尺寸、重量以及保证产品在运输和贮存安全的各种防潮、防高温、小心轻放等图示标志。
5.2包装
包装应牢固可靠、并附装箱单,产品用塑料袋封装,内装出厂检验合格证。
5.3运输
按国家和运输部门规定进行运输。并防止潮湿、尘埃、高温、重压和穿扎。
5.4贮存
应贮存在厂库并保持干燥,防止尘埃、高温和严重挤压。
本标准规定适用于含胶双壁热缩管的技术要求、检验规则、标志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。
2、技术要求
2.1外观
热缩管表面应清洁,无水痕、油渍,光滑,无肉眼可见的气孔和龟裂。
2.2尺寸
热缩管的收缩前内径应不小于标称收缩前内径,长度应不小于标称长度的95%,收缩后内径应不大于标称收缩后内径。
2.3技术性能
3.3.1 纵向变化率
热缩管的纵向变化率应不大于±10%。
3.3.2 径向收缩率
热缩管的径向收缩率应不小于50%。
3.3.3 壁厚不均匀度
热缩管的壁厚不均匀度应不大于30%。
2.4 温度范围
最低起始收缩温度70℃;
最低完全收缩温度120℃;
连续使用温度:-45℃~125℃;
内胶层熔化温度:70℃-100℃;
2.5功能特点
3.5.1含胶热缩管又称含胶双壁管,为双层结构。其外层(外壁)为柔软阻燃的交联聚乙烯材料,起到绝缘、阻燃、防腐、耐磨等作用;内层(内壁)为热熔胶,具有低熔点、高粘接性等特点,起到密封、防水、缓冲机械应变等作用。通过UL认证,符合RoHS环保标准。
3.5.2耐压等级:600V,安全认证:125℃ VW-1 600V。
3.5.3收缩速度:极快。
3.5.4热缩倍率:3:1、4:1。
3.5.5使用方便,用喷枪、热风枪等加热即可收缩。
3.5.6颜色:红、黄、绿、黑四色。
2.6性能指标
部位 | 性能 | 指标 | 测试方法/条件 |
外层 | 拉伸强度 | ≥10.4MPa | ASTM D 2671 |
断裂伸长率 | ≥300% | ASTM D 2671 | |
热老化后拉伸强度 | ≥7.3MPa | 158℃×168h | |
热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| ≥100% | 158℃×168h | |
轴向变化率 | -8%~+8% | ASTM D 2671 | |
阻燃性 | 30秒内自熄 | AMS-DTL-23053/5 | |
击穿强度 | ≥15kV/mm | IEC 60243 | |
热冲击 | 无裂纹、无滴流 | 250℃ 4hrs | |
体积电阻率 | ≥10ΩNaN | IEC 60093 | |
内层 | 软化点 | 95±5℃ | ASTM D E28 |
吸水率 | <0.5% | ASTM D 570 | |
剥离强度(PE) | 120N/25mm | ASTM D 1000 | |
剥离强度(AL) | 80N/25mm | ASTM D 1000 |
规格表 (单位:mm)
热缩倍率 | 规格(公制) | 收缩前内径D | 收缩前壁厚 | 全缩后尺寸 | 标准包装 | ||
内径 | 总壁厚 | 胶层厚 | (米/盘,米/根) | ||||
3:1 | Φ9.5 | ≥9.5 | 0.6 | ≤3.2 | 1.4±0.15 | 0.5±0.12 | 50米/盘 |
Φ12.7 | ≥12.7 | 0.7 | ≤4.2 | 1.7±0.15 | 0.55±0.15 | 50米/盘 | |
Φ15.0 | ≥15 | 0.8 | ≤5.2 | 1.8±0.15 | 0.55±0.15 | 25米/盘 | |
Φ19.1 | ≥19.1 | 0.8 | ≤6.3 | 2.0±0.15 | 0.55±0.15 | 25米/盘 | |
Φ25.4 | ≥25.4 | 0.9 | ≤8.5 | 2.1±0.15 | 0.55±0.15 | 25米/盘 | |
4:1 | Φ12 | ≥12 | 0.7 | ≤3 | 1.7±0.3 | 0.5±0.1 | 50米/盘 |
Φ18 | ≥18 | 0.7 | ≤4.5 | 2.1±0.4 | 0.6±0.2 | 25米/盘 | |
Φ20 | ≥20 | 0.8 | ≤5 | 2.3±0.4 | 0.6±0.2 | 25米/盘 | |
Φ24 | ≥24 | 0.8 | ≤6 | 2.6±0.4 | 0.6±0.2 | 25米/盘 | |
Φ36 | ≥36 | 0.8 | ≤9 | 3.1±0.5 | 0.7±0.3 | 25米/盘 |
5.1标志
在产品外表面应有表示产品的标志以及制造商名称和商标,在产品外包装上至少应有产品名称、型号规格、商标或制造商名称和地址、制造日期,外包装尺寸、重量以及保证产品在运输和贮存安全的各种防潮、防高温、小心轻放等图示标志。
5.2包装
包装应牢固可靠、并附装箱单,产品用塑料袋封装,内装出厂检验合格证。
5.3运输
按国家和运输部门规定进行运输。并防止潮湿、尘埃、高温、重压和穿扎。
5.4贮存
应贮存在厂库并保持干燥,防止尘埃、高温和严重挤压。